天耀宏图
填补国内空白 天耀宏图“城市基础设施地震灾害与抗震韧性评估平台”通过验收
来源:天耀宏图时间:2025-09-07 00:00:00

9月5日,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组织的“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地震灾害和抗震韧性评估”平台验收会在天耀宏图北京总部成功举行。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、北京市地震局、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银川市西夏区住建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验收组,对平台进行全面测试与评估。经审议,专家组一致认为平台设计合理、功能完善,系统稳定易用性和扩展性强,符合设计要求,平台顺利通过验收。




创新场景应用 填补国内空白


该平台由天耀宏图建设,填补了国内城市抗震韧性领域的空白,标志我国城市地震灾害评估与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。平台以城市建筑群与生命线系统为主要分析对象,能够科学评估地震灾害后果与恢复能力,准确估算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,精准识别城市抗震薄弱环节。同时还可为城市防震减灾规划、地震应急响应与救援方案制定提供关键数据支撑,显著提升城市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。


验收会上,专家组表示,平台不仅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其设计理念和功能设置也紧密结合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,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。


在平台开发过程中,天耀宏图充分发挥自身在实景三维、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,为平台集成多项创新技术,充分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。


全要素数据接入

整合多维度城市数据,涵盖地质条件、地下管网、交通路网、建筑信息、影像与矢量数据等,构建高精度三维城市模型,并对易损性、经济损失比、造价与维修等数据实现分类与图层化管理。




全面评估薄弱环节

支持对建筑、供电、供水、交通、通信、燃气、医疗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震后损伤、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评估,系统精准识别抗震薄弱环节,助力精准防灾。




三维可视化展示

通过融合矢量数据、属性信息与参数化建模技术,实现陆海地形、建筑集群、生命线及地质结构的三维快速重构,以热力图等形式直观展示地震动场分析结果与抗震韧性评估结果,支持分层显示,提升态势感知与决策效率。




多阶段决策支持

规划阶段,为城市抗震设计提供科学、准确的数据支撑;震中阶段,辅助相关部门制定震后应急救援方案,合理调配资源;震后重建阶段,助力维修方案的制定与实施,全面提升灾害应对能力。




应用前景广阔 助力韧性城市建设


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是维持现代城市正常运转的生命线,其在地震灾害中的性能表现直接关系到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的效率。长期以来,我国在这一领域缺乏系统性的评估工具,难以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抗震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和精准预测。该平台的建成,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。


01 城市规划方面,可为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提供科学依据,优化基础设施布局,从源头上增强城市抗震能力。


02 应急管理方面,能够预测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情况,为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。


03 灾后恢复方面,可快速评估基础设施损坏程度,指导恢复重建工作。


平台的建成使用,是我国城市防灾减灾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。天耀宏图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,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深度合作,不断完善平台功能,拓展应用场景,为实现“韧性城市”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,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。


天耀宏图